美术教案

时间:2024-06-21 16:03:19
有关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有关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2、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能通过想像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像能力及对色彩的敏感度丰富幼儿关于太阳的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绘画纸

2、有关太阳的图片,儿童创造画(场景的布置)

3、音乐《种太阳》

活动过程:

一、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儿童创造画

二、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欣赏

1、幼儿随着音乐快乐地进场(提示注意歌曲里的歌词意思)并可随意舞蹈。

三、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师)

  提问:

1、这首《种太阳》的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教室里有许多老师的好伙伴种的太阳娃娃,你看到有什么样的太阳娃娃?

3、出示一些作品,讲解作者的构思与想法。

美术教案 篇2

写生教具: 静物水果等 示范教具:不同的色调的色彩范画派发资料:无学生准备: 水粉临本、色彩工具等

作业安排: 完成两到三张水粉色彩

练习授课时间:共 13

第六周展示目标:1、认识什么是色调的概念 2、认识色调在水粉画中的作用

导入新课: 张贴几张不同色调的水粉范画,观看幻灯片。

讲授新课:

在水粉静物作品中,有很多因素如色调、明暗、造型、空间等等都很重要,其中色调最为突出,这是因为它直接关乎着作品档次的高低。因而,在水粉画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色调教学对提高整个水粉专业教学有着关键性作用。

一、认识色调的概念。在水粉画中色调是指各物体之间所形成的整体色彩倾向,例如我们经常说的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还可以具体的有所指: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紫色调、绿色调……

二、色调的形成。色彩调子的形成因素是非常多的,不仅光线对色调形成发挥的作用很大,就连物体本身固有色和物体受环境影响的条件色对色调的形成也能产生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我们发现在水粉静物作品中它的形成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得引导学生正确的区分和把握画面色调的形成。这种基本色调通常体现在画面主体物和主要衬布上。画面中任何一块色彩都要从属于画面的主色调,不能偏于这种整体的色彩倾向。探究一: 1、学会整体的观察和归类定位的方法,迅速抓往一组物体的基本色调。尝试练习一:尝试完成一张暖色调色彩练习探究二:2、进一步理解画面色调的形成,是由于物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鼓励学生多花时间去找物体间的色彩联系,去思考任何一种色彩的产生都是有其重要依据的,没有依据的色彩是不可能出现在画面上的,也不可能形成色调。 尝试练习二:尝试完成一张冷色调色彩练习

探究三:3、学生对色调形成的认识既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又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这个感性过程中,让他们尽可能的多看色彩,多看不同的色彩,让他们懂得画色彩是画不同的色彩,而不是画单色;在这个理性过程中,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自觉分析色彩的形成,分析色彩关系的产生,分析色调的统一性。尝试练习三:尝试完成一张中性色调色彩

练习课堂小结:课后探究:

美术教案 篇3

画纸传传传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集体创作课,用我的智慧加上你的智慧,一起创作出一幅有趣的作品。区别于旧教材第一课安排欣赏评述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从假期的思维方式向学习状态的转换。在这节课中,绘画的内容是极其偶然出现的,所以画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新学期伊始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更融洽、更和谐的精神环境。

设计思路:

可以自由结组,也可以有教师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的接力跑。可以几个人共同创作一幅大画,也可以几张小的作品传着画。总之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放心大胆的进行自由创作。教师在这里只扮演一个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组织者的角色。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领域:学习其他同学的划线、涂色的方法。

能力领域:能够在现有形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想继续创作。

教学准备:

素描纸若干(一部分整张的、一部分裁成小张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结组好久不见了,一起画一张画好吗?自由结组。

二、提出要求由于休息了一段时间,学生对课堂创作要求有些生疏了,所以要求要尽可能的具体一些。如:保持安静,尽可能不打扰别人。尊重创作,不批评别人的作品。大胆添画,使作品变得更有趣。

三、集体创作小组内自己决定时使用大纸还是小纸,派代表找老师领纸。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集体创作。

四、展评交流把学生作品贴在教室里进行集体交流。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创作想法。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教材(我的故事)按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依据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本单元(我的故事)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初中美术教案)

在现代生活中,卡通已成为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它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能力的考虑,本单元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描绘、我”的故事。卡通在这里是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的情感观念的作用。

本单元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不能变成纯粹的卡通画表现技法的学习。

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从说故事、看卡通、谈卡通,到画卡通,强化卡通与生活、卡通与文学的联系。

“活动一”安排学生说故事,了解卡通画表现手法并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艺术,为“活动二”卡通故事的创作绘制奠定基础。教材安排“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卡通画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对教学的开展有很强的启示性。教材选用了《大闹天宫》、《米老鼠和唐老鸭》和《花木兰》等中外卡通片图片,具有典型代表性,有意识帮助学生理解中外卡通文化差异,把卡通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引导 ……此处隐藏5620个字……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2.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三、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四、布置作业:

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1.要有自己的观点。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设计

王铁学区中心学校王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

二、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课(课件播放)

老师听说我们四年级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能根据你平时看到的颜色,确定下面的图片是哪一个季节吗?师:刚才同学们能很快地判断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季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合作探究(课件播放:四季的色彩)

师:请你打开课本,看看2-3页的图片,也就是屏幕上的图片,在不同的季节,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师: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的季节?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展示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如果让你选择颜色表现四季,你会用什么颜色?

板书:春夏秋冬

2、合作探究(课件播放:四季的作品)

师: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四季,画家也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四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四位大师。

师:认识了四位大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四季的。

师:不同的画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季节,认真观察看看画面的季节都用了什么色彩?你看到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春、夏、秋、冬)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3、汇报交流

(1)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

(三)、创作实践

1、作业要求:

(1)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用5分钟的时间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个季节画一幅能体现该季节色彩的作品。

(四)、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

四季的色彩

春淡绿蓝夏绿

秋黄红橙冬灰色白色

四、教学效果与反

美术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系列活动,因此美术课应该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美感,从教授《四季的色彩》一课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

本课就教材本身的插图原则而言,就给人以美感。四季风景的写真图片呈现在学面前,每一幅图片下面有一片漂亮的树叶承载着一个问题,让人感到问题也变得美了,只看到了美而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个卡片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们甚至不听老师讲就争先恐后的自己把问题解决掉了。

插图的设置已经达到让学生从自然变化中感受到四季的特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感知、经验填写自己对每个季节变化的感受的目的。同时页面中选择了四幅不同画派、不同风格、不同国籍画家的作品,所选作品本身的美感就让人为之感动。

在欣赏中,师生均被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染了,不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作品,描述心情,每个人脸上也洋溢着快乐与欢笑,词也美了,句也丰富了;在创作实践中,画也饱满了,色彩也鲜艳了??。

努力让每节课都“美”起来,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绚丽多彩,学生的学习就会如同顺水行舟。美可以改变很多事。

不足: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贫乏,对美术元素没有足够的认识。

改进:给学生提供相关词语,如:生机勃勃、鸟语花香、淡绿等。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认识构图、色彩、表现方法等。

20xx.10.22

《有关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